歷史改變 Wiki
Advertisement
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
Chiến tranh Đông Dương lần thứ 2
Second Indochina War
印度支那戰爭和冷戰的一部分
VNWarMontage (藍色中國)
自左上順時針方向:德浪河谷的美軍;1968年春節攻勢中南越陸軍保衛西貢;北部灣事件後兩架A-4天鷹式攻擊機對北越進行轟炸;1970年復活節攻勢中南越陸軍奪回廣治;第一次廣治戰役中逃散的平民;1968年戊申順化屠殺300名遇難者下葬。
日期: 官方宣布:1955年11月1日–1971年10月
(15年11月)
包含後續綏靖:1955年11月1日–1975年4月
(19年5月)
地點: 南越北越高棉寮國
結果: 越南共和國勝利
  • 北越共產緬甸的覆滅
  • 北越寮國高棉泰國的共產勢力遭到鎮壓
  • 南越統一越南
領土變更: 南北越統一為越南共和國
參戰方
反共主義陣營:

南越 越南共和國
美國 美國
中國 中國
泰國 泰國
緬甸陸軍 緬甸反抗軍
高棉 高棉共和國
寮國 寮王國

支援:
韓國 韓國
紐西蘭 紐西蘭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
菲律賓 菲律賓
加拿大 加拿大

共產主義陣營:

北越 越南民主共和國
越共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
紅色高棉 紅色高棉
巴特寮 巴特寮
泰共 泰國共產黨
緬甸 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蘇聯 蘇聯

支援:
古巴 古巴
Flag of Czechoslovakia(藍色中國) 捷克斯洛伐克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亞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蘭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羅馬尼亞
希臘民主共和国 希臘民主共和國
東德 東德
瑞典 瑞典
(对越共)

指揮官和領導者
南越 吳廷琰

南越 陳善謙
南越 陳文香
南越 阮高祺
南越 高文園
南越 吳光長
美國 約翰·甘迺迪
美國 林登·詹森
美國 理察·尼克森
美國 羅伯特·麥克納馬拉
美國 威廉·魏摩蘭
美國 克賴頓·艾布蘭
韓國 朴正熙
韓國 蔡命新
澳大利亞 羅伯特·孟席斯
澳大利亞 哈羅德·霍爾特
紐西蘭 基思·霍利約克
泰國 他儂·吉滴卡宗
緬甸陸軍 蘇貌
緬甸陸軍 丹瑞
...及其他

北越 胡志明

北越 黎筍
北越 武元甲
北越 文進勇
北越 黎仲迅
北越 范文同
越共 黃文太
越共 陳文茶
越共 阮文靈
越共 阮友壽
巴特寮 蘇發努馮
巴特寮 富米·馮維希
巴特寮 凱山·豐威漢
紅色高棉 波爾布特
紅色高棉 農謝
紅色高棉 英薩利
柬埔寨王國 諾羅敦·西哈努克
泰共 Phayom Chulanont
泰共 烏東·西素萬
緬甸 德欽丹東
緬甸 德欽辛
緬甸 德欽巴登頂
蘇聯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
蘇聯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及其他

兵力
~2,530,000(1971年)

南越 南越:850,000(1968年)
1,100,000(1971年)
美國 美國:536,100(1968年)
中國 中國:386,500(1968年)
高棉 高棉:200,000(1971年)
泰國 泰國:139,270
寮國 寮國:72,000(含苗族民兵)
緬甸陸軍 緬甸反抗軍:53,000
韓國 韓國:50,000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7,672
菲律賓 菲律賓:2,020
紐西蘭 紐西蘭:552

~1,280,000(1967年)

北越 北越 :690,000 (1966,包含越共)
越共 越共 :~200,000 (1968年估計)
緬甸 緬甸:~130,000 (1968年估計)
中國共產黨 中共:~80,000(1968年估計)
泰共 泰共:~62,000(1968年估計)
巴特寮 巴特寮:48,000(1970年)
紅色高棉 紅色高棉:45,000(1971年)
蘇聯 蘇聯:5,000

傷亡与損失
南越 南越
195,000–430,000平民死亡
220,357–313,000軍人陣亡
1,170,000受傷

美國 美國
陣亡:58,220
受傷:303,644
中國 中國
陣亡:14,908
受傷:196,520
高棉 高棉 未知
寮國 寮國
陣亡:~15,000
受傷:未知
緬甸陸軍 緬甸反抗軍
陣亡:10,351
受傷:21,358
泰國 泰國
陣亡:7,351
受傷:11,358
韓國 韓國
陣亡:5,099
受傷:10,962
失踪:4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
陣亡:500
受傷:3,129
紐西蘭 紐西蘭
陣亡:37
受傷:187
菲律賓 菲律賓
陣亡:9


總死亡:305,538–417,564
總受傷:~1,710,000+

北越越共 北越及越共
147,000–340,000平民死亡
400,000–1,100,000軍人陣亡或失踪
600,000+受傷

緬甸 緬甸
陣亡:58,500
受傷:63,200
中國共產黨 中共
陣亡:~12,500
受傷:44,200
泰共 泰共
陣亡:~15,500
受傷:~31,200
巴特寮 巴特寮 未知
紅色高棉 紅色高棉 未知
蘇聯 蘇聯
陣亡:16


總死亡:515,462–1,240,462
總受傷:~753,200

越南平民死亡:627,000–2,000,000

高棉内戰死亡:275,000–300,000*
緬甸内戰死亡:100,000–250,000*
泰國内戰死亡:30,000–100,000*
寮國内戰死亡:20,000–62,000*
總平民死亡:695,000–2,800,000**
總死亡:1,382,000–4,186,026
* 估計數目,見下傷亡統計
** 包括所有在寮國、泰國、緬甸和高棉内戰中死亡的數目。
結果:南越反共主義陣營勝利,於1971年完成越南南北統一

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1955年-1975年),又稱越南戰爭越戰,是受蘇聯共產主義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協同南越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 對抗受美國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的一場戰爭。其戰火除在主戰場越南以外,還涵蓋寮國、高棉、泰國、緬甸,遍及整個中南半島,亦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的戰爭,影響極為深遠,最終在中國軍隊介入下,南越擊敗北越並統一越南。

最先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威爾,從甘迺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詹森將戰爭擴大。然而美國擴大在中南半島的行動之後,卻面臨膠著的戰事與國內的反戰運動迭起不斷的困境,直到中國在新春攻勢後決定介入並向北越發動全面進攻,導致戰局短時間內迅速逆轉。最終於1970年4月徹底佔領北越,一年後兩越統一。在寮國、高棉、緬甸與泰國境內部分區域的衝突則到1975年4月方平息。

名稱[ | ]

在越南國內,媒體常採用 “越南戰爭”(Chiến tranh Việt Nam),這也是西方國家一般使用的稱呼(Vietnam War)。另外,“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Chiến tranh Đông Dương lần thứ 2/Second Indochina War)的稱呼也被很多人所使用。

背景[ | ]

越南在1885年至二戰前是法國殖民地,二戰中大日本帝國法國戰敗佔領法屬印支維希法國殖民政府仍然運作但其權力被當地的日軍懸空。 1945年二戰結束前,日軍發動三九政變解散法屬印度支那殖民政府改建傀儡政權越南帝國,保大帝為皇帝,以及柬埔寨王國寮王國等日本傀儡。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二戰結束3天後,中華民國國軍英軍分別進駐了法屬印度支那北部及南部將當地的日軍繳械。 1945年9月底英軍撤離法屬印度支那南部,並歸還原本的殖民者一法國。 1946年5月中華民國國軍撤出越北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在越南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世稱“北越”。法國則挾持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

法國為重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北越和法國以及其傀儡政權越南國進行長達9年的法越戰爭(又稱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法國軍隊在美國的支持下,控制西貢、河內等主要城市,但廣大農村已經落在胡志明領導的越南共產黨遊擊隊手中。到1950年代,衝突已與冷戰結合在一起。1950年1月,蘇聯承認河內的越南民主共和國為越南的合法政府。在隨後的一個月內,美國和英國承認在西貢由法國支持的越南國為合法的越南政府。而1950年6月爆發的韓戰更使許多華盛頓決策者確信,印度支那的戰爭是蘇聯領導的共產主義擴張主義的一個例子。越盟方面得到了來自中共游擊隊的經驗,與蘇聯的軍事顧問,同時,法國方面則獲得了美軍顧問團的支援。1954年4月,隨著越盟在奠邊府戰役中贏得對法軍的決定性勝利,法國決定撤出越南北部。

日內瓦會議最後宣言[ | ]

Gen-commons(藍色中國)

1954年日內瓦會議

戰事結束後,雙方開始和平談判,談判在瑞士日內瓦舉行,1954年7月21日美國、蘇聯、法國、英國、中國、北越、南越、柬埔寨、寮國九國外長,達成協議,稱為《日內瓦協定》或《日內瓦會議最後宣言》。根據日內瓦會議的決議,南北越暫時以北緯17度線分治,越南北部由胡志明統治,南部由保大皇帝控制。胡志明曾希望在南方繼續戰爭,但最終在蘇聯的要求下決定克制,他們說服他通過選舉方式取得權力是可行的。

除了要求撤出越南原法屬印度支那並越南、柬埔寨、寮國為獨立國外,在《日內瓦會議最後宣言》中,還規定要求南北越成為中立國家,並在1956年7月以前實行普選,由普選再統一南北越,而在普選前,越南平民可以在兩個臨時國家之間自由流動,為期 300 天。在CIA的操作下,大約 100 萬以天主教徒為主的北越居民,因害怕受到共產黨的迫害而逃往南方,即自由之路行動,給予了後來南越的吳廷琰政權一個相當重要的政治基礎。與此同時,約有13萬越盟的「革命志士」北上集結,預計於兩年內重返南方,然而仍有數千名越盟成員留在南越,成為未來叛亂的骨幹。

在日內瓦會議上,選舉與統一的問題是雙方分歧的最大因素,一開始非共產主義的越南代表團極力反對越南的任何分裂,但由於法國支持范文同關於「地方委員會」監督的選舉統一的提案,美方於是改提出基於聯合國監督下的統一選舉的「美國方案」,該方案受到中國、英國與南越代表團的支持,然而由於蘇聯的反對而作罷,最後,只有法國和北越簽署這個協議,美國政府和吳廷琰的越南國則拒絕簽署。

隨著兩越在各自的選舉中大舉舞弊,公平的自由選舉已經成為空話,基於停戰協議指導成立的國際監督委員會也完全失去作用,眼見和平統一無望,兩越分別進行了擴軍與邀請外籍顧問等更進一步破壞協議的行為,衝突於是越演越烈。

經過[ | ]

早期衝突[ | ]

1954年至1957年間,吳廷琰嚴厲的打擊了南越內部的各種政敵,包含了以保大帝為首的保皇黨與親法勢力,以及農村的大規模組織騷亂,並成功推動了將國體改為共和制的公民投票,然而南越內部的不滿並未就此消弭,反而發起一連串的綁架與暗殺行動。據估計,從1957年到1960年,叛亂分子針對政府官員、村長、醫院工作人員和教師進行了約2,000 次綁架與1,700 次暗殺。這樣的暴力事件促使吳廷琰政權發布第10/59 號法律,規定政治暴力可處以死刑和沒收財產的懲罰。

而北越也在這樣的形勢下擬定了名為「南方之路」的重啟叛亂計劃,並在1959 年3月,宣佈發動人民戰爭以統一整個越南。為此,1959 年 7 月,北越入侵了寮國,開闢了後來成為胡志明小道的第一條路線,並在1960年4 月對成年男性實行普遍徵兵。接下來4年內,該路線將運送約40,000名越共士兵滲透到南方支持叛亂。

於是1960年9月,在越南勞動黨南方局的支持下,南越發生普遍的反政府叛亂,並於1960年12月20日成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同時發布十點綱領,綱領號召成立一支人民的軍隊,推翻美國在越南南方的統治,建立民族民主聯合政府,在南方實現獨立民主、改善民生、和平中立,進而和平統一祖國。1961年2月15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把越南共和國境內各地的人民武裝統一組成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裝力量,從事游擊戰,事實上由越南勞動黨南方局實施集中統一領導指揮。

在南越,許多對於越共的支持來自於對吳廷琰逆轉農村土地改革的不滿;在越南分裂前,這些農民受益於越盟推動的大規模土地改革,該政策沒收了大量私人土地,減少租金和債務,並將許多公共土地出租給貧困農民,在越南分裂後,這項政策在北越被擴大實施,甚至一度演變為對「地主和反動派」的大規模處決,而吳廷琰政府雖然在中美兩國的顧問建議下推動了北越土改的替代方案,但許多時候,這項替代方案不只未被援引,反而是地主藉著南越軍隊強行收回其土地及租金;對此,顧問團曾提出大規模的軍政改組計畫作為配套以作為解決方案,但由於顯而易見的阻力,在整個第一共和國時期皆未能實施。

局部戰爭階段[ | ]

「特種戰爭」[ | ]

WIP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