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改變 Wiki
Advertisement
第二次國共戰爭
國共內戰的一部分
日期: 1945年—1948年
地點: 中國
結果: 中華民國政府控制中國中國共產黨發動二次長征逃往蘇聯;軍閥勢力被再度削弱。
參戰方
Naval Jac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藍色中國) 中國國民黨

1947年以前: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藍色中國)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Republic of China Army Flag(藍色中國) 國民革命軍


1947年以后: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藍色中國) 中華民國政府
ROC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Flag(藍色中國) 中華民國國軍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1947年以前: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軍隊


1947年以后:
中國人民解放军 中國人民解放軍

指揮官和領導者
中國國民黨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藍色中國) 蔣中正(1948年5月20日前為國民政府主席,行憲後為中華民國總統 中國共產黨 毛澤東 主席
中國共產黨 朱德 總司令
兵力
4,300,000人(1946年7月)

3,980,000人(1946年9月)
3,450,000人(1947年10月)
3,210,000人 (1948年6月)

1,200,000人(1946年7月)

1,600,000人(1946年9月)
500,000人(1947年8月)
約150,000人 (1948年6月)(各地游擊隊)

傷亡与損失
傷亡141萬,被俘、失蹤29萬,起義30萬 傷亡174萬,被俘、失蹤64萬,起義12萬

第二次國共內戰(1945年-1948年),指二戰結束之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國共產黨在中華民國爆發的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推翻中國國民黨統治而進行國內戰爭。抗戰結束後雙方摩擦不斷,隨後談判破裂,內戰全面爆發,至1948年中華民國政府控制中國,中國共產黨則退往蘇聯。

名稱

中華民國政府方面認為是中國共產黨對政府的叛亂,稱這場戰爭為反共衛國戡亂戰爭反共戡亂戰爭。現在則較常用較中立的第二次國共內戰稱呼,惟前兩個用法在今日中國國民黨與中華民國政府的官方文書中仍可時不時見到。

中國共產黨方面稱這場戰爭為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内革命戰爭。通常簡稱解放戰爭。不過在戒嚴解除以後,隨著中共溫和派結束流亡並返回中國改組中國社會民主黨,這些說法逐漸被左翼放棄,目前僅存在於仍在流亡的中共激進派組織之中,中國社民黨等溫和左派已不再採用。

較中立的稱呼則是第二次國共內戰。西方國家則多與第一次國共內戰合稱為中國內戰(Chinese Civil War)。

背景

經過

內戰爆發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國共軍隊為爭奪受降權開始爆發內戰。8月下旬,閻錫山部隊在長治地區接受日本投降,中共視其為心腹大患,發起了上黨戰役。同時,國軍沿鐵路,向華北推進受降。共產黨軍隊則予以阻止,內戰之火愈演愈烈。

同時,在蘇聯的默許之下,中共軍隊滲透進入東北。11月,根據中蘇協議,國軍進入東北接管,但受到蘇聯阻撓。輾轉登陸後,在山海關遇到中共阻擊,東北爆發內戰。1946年1月,在馬歇爾的調停下,國共簽署了停戰令,然而3月開始,隨著蘇軍撤離東北,國共再度大打,全面爭奪。4月,國軍在四平與林彪部共軍發生激烈戰鬥,5月初,國軍新六軍突破共軍防線,18日佔領四平。

國軍全面進攻(1946年6月-1947年9月)

戰事初開

全國內戰爆發後,蔣實行全面進攻戰略,使用其正規軍百分之八十,即193個旅,158萬人之兵力,企圖首先消滅中原、東北共軍,然後攻佔江蘇、安徽,再攻華北;全面進攻重點在華東、東北戰場,並實施軍事、政治和經濟相結合,地方團隊、還鄉團等與正規軍相配合之總體戰。

1946年6月28日,國軍在劉峙、程潛的統率下,以20萬優勢兵力攻打在湖北、河南邊界被包圍的6萬中原解放軍,李先念率部突圍但損失近半。

四平戰役結束後,國軍採取先南後北的計畫,接連於7月、10月分別發起安東戰役、臨江戰役,將南滿解放區徹底佔領。

7月,國軍為保衛南京側翼安全,向蘇中和蘇北的新四軍駐地發動進攻。國軍約12萬人,企圖由南通至泰州一線向蘇中解放區大舉進攻。解放軍發起蘇中戰役。粟裕、譚震林指揮19個團3萬餘人,從7月13日至8月27日,連續作戰七次,殲滅國軍共4萬餘人。粟裕部在運動戰中殲滅國軍第六十九師。而國軍則佔領蘇北全部城鎮,把中共軍隊壓過隴海線。

在山西,解放軍在7月下旬發起攻勢。7月20日,解放軍為攻佔大同,在應縣與國軍激戰,始終未能攻克。8月,解放軍開始圍攻大同。傅作義部全力增援大同守軍。9月14日,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五軍克復集寧,解大同之圍。此時國共在集寧處於膠著狀態,中國共產黨遲遲未能攻克大同,故解放軍主動撤退。10月11日,國軍第三十六集團軍奇襲奪取中國共產黨華北區中心城市張家口。

在山東,8月10日,解放軍三個縱隊突襲隴海線,佔領碭山和蘭封之間百餘公里鐵路,隨後國軍調集大軍反攻。9月初,解放軍撤退同時在定陶全殲國軍整編第三師,但是國軍整體呈攻勢沒有改變。在東線魯西南地區,國軍進展較為順利,在晉南地區,胡宗南部隊受阻。10月下旬,國軍佔領25座縣城,完成華北南線作戰,中國共產黨晉冀魯豫部隊被壓制在黃河以北。四個月來,國軍佔領解放區105座城市,卻損失約20萬人兵力。

東北決戰與關內僵持

1947年2月,杜聿明動員約50萬國軍進攻北滿「解放區」,發動北滿會戰,大軍於飄雪的東北寒冬急速進軍,2月26日攻佔牡丹江,3月10日攻佔佳木斯,3月19日攻佔北安。3月28日國軍攻佔安達,全殲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重創第1縱隊,掃除了通往齊齊哈爾的最主要障礙。

4月6日國軍攻克齊齊哈爾,先前被重創的東北民主聯軍第1縱隊遭到全殲,羅榮桓與程子華被俘。4月20日國軍攻陷海拉爾,林彪只接收到毛澤東「以游擊運動戰術圖謀日後之解放東北」的一封電報命令。此後東北為國軍所掌握,並依東北新省區方案分為九省。

3月15日,國民政府司法院最高檢察署通緝毛澤東、周恩來等。3月20日,國民政府舉行國務會議,通過蔣中正提出之《厲行全國總動員勘平共匪叛亂方案》,全國進入「動員戡亂時期」,同時宣布全國戒嚴令。4月16日,中國共產黨正式使用中國人民解放軍這一名稱。

在山東南部,解放軍郝鵬舉率領2萬人歸附國軍。11月1日,國軍登陸煙臺,魯南各地相繼收復。解放軍人數實際上未減少,很快展開反攻。1月,國軍進指陳毅部於魯南。初戰,國軍於棗莊、嶧縣地區,為解放軍所敗(國軍損失5萬餘人),2月間,激戰半月,臨沂遂告克服,陳毅終告撤退。2月下旬陳毅部反於萊蕪區,將李仙洲部約5.6萬人包圍解決。蔣調31萬人企圖與解放軍華東主力在臨沂地區決戰,結果四個月戰事又以損失21萬5千餘人而告失敗。4月初,津浦鐵路徐州至濟南段打通,國軍包圍解放軍陳毅部於沂蒙山區。

主力入關與關內戰略決戰

1947年6月初,經歷東北戰局的75萬國軍在一個月的重整之後被調入關內,使原本兵力捉襟見肘的華北國軍得以重掌主動權。

5月至6月,國軍繼續自魯南向北進攻,國軍齊頭並進,步步緊逼。

6月18日,胡璉整編第十一師佔領中共山東指揮部所在地魯中南麻鎮。此時因劉鄧軍在魯西進攻,國軍被迫自魯中回援,陳毅粟裕部隊乘機進攻南麻,但因連降大雨,解放軍攻擊出現困難。此時國軍再度調集大軍圍攻,陳粟部因多處軍隊有遭遇合圍危險,傷亡較大,因此放棄圍攻,撤至黃河以北惠民。

戰爭第一年,解放軍殲滅國軍65萬人。國軍總兵力由1946年6月的430萬下降到383萬,官兵因東北勝利而士氣上升。經過一年作戰,解放軍總兵力由127萬下降到75萬。

1947年7至9月國軍憑軍力上的優勢,在華北發動晉冀魯豫會戰及冀察晉綏會戰兩大會戰,大致將殘餘共軍主力消滅殆盡,將主要解放區縮小至陝北及寧夏、綏遠一部。在東北及華北三場大型會戰中,共軍損失逾75萬人以上,除游擊部隊外幾乎全受重創,標誌著中國共產黨武裝力量的崩解與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低潮。

7月1日,國軍向晉城、豫北、晉北等「解放區」發動攻勢,連戰皆捷,共軍士氣低落。

7月17日國軍佔領邯鄲,22日入晉城,28日佔集寧,8月8日攻佔長治,一個月內,共軍損失20.5萬人,8月-9月,晉冀魯豫察綏的「解放區」大多受到國軍之佔領,共軍又損失17.8萬人。

掃蕩解放區與平叛(1947年10月-1948年12月)

進攻陝北

10月18日,國軍開始發動對陝北的進攻,然而共軍以游擊方式邊打邊退,以至於國軍未能殲滅中共中央。

11月2日,國軍攻破陝北延安,毛澤東則喊出「第二次長征」的口號並向綏遠、蒙古方向退卻。12月中,國軍佔領陝甘寧邊區大部,中共中央退入蒙古,後進入蘇聯。

總掃蕩

1948年元旦,國民政府發佈了對全國剩餘解放軍的總攻擊令,於是數個對剩餘「解放區」的國軍包圍圈開始縮小,以殲滅約35萬的解放軍殘餘部隊。至6月底,有建制的部隊多化整為零,成為游擊隊,其餘則被全殲,至此,大規模的對共軍作戰行動基本結束。歷時約3年的第二次國共內戰,國軍共殲滅共軍200萬餘人,取得戰爭的勝利。1948年至1953年的全國總剿匪及並行的土地改革亦徹底消滅了中共解放軍在全國的殘餘勢力。

叛亂

隨著中共戰敗的可能越來越大,各地軍閥開始為戰後勢力分配打算,尤其隨國民政府對各地軍閥的壓制隨中共的戰敗愈來愈強,部分軍閥開始私通中共(也有人指稱是蔣為消滅軍閥,行威權統治而偽造電報,然此說法多有缺陷)。1947年10月20日,由於懷疑國民政府已握有其投共證據,雲南省主席盧漢公開叛變,隔日四川省主席劉文輝跟進,由於國軍主力多在與共軍作戰,僅有的部隊只能將叛軍控制在西南地區。

11月2日攻破延安的同時,中共間諜名單落入國軍手中,於是國軍立即展開行動,逮捕共諜,國軍將士有因此逃亡者,有突然被逮捕並軍法審判後處決者,也有因此而臨時舉事失敗部隊被全殲者,國軍內部也因突如其來的大量反叛與匪諜案而一時風聲鶴唳。

1948年5月中,由於大多數解放軍不是被殲滅就是成為游擊隊,國民政府開始抽調國軍鎮壓叛變,8月3日發動了西南會戰(又稱西南戰役),由陝、湘、鄂、桂四省發動近百萬兵力進攻50萬叛軍及其所佔據的黔、川、康、滇四省,8月23日佔領貴陽,9月30日攻下重慶,10月20日佔領成都,12月5日西昌守軍投降,西南戰役結束。此役之後,大部份軍閥不得不將軍權交出,而不久後的國軍整編將各部隊打散重編的措施也使得舊軍閥對於軍隊的控制不再,而失去其政治影響力,多數民國軍閥因此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影響

人口流失

國共內戰前後,少部分國人為躲避戰火逃離中國大陸,其中部分人前往英屬香港,另一部分隨中共中央前往蘇聯,以及少量前往美國。出走的知名知識分子包括張東蓀等人。

中國民主進程延宕

1947年發佈的戒嚴令及1948年的臨時條款,並未因國共內戰結束而解除,相反的被以「防範共匪餘黨及殘餘軍閥勢力再次大規模叛亂,維持國家穩定發展」為由,強行實行了近40年,直至1980年代方解除,期間憲法賦予之權利被限制,雖然開放各級政府機關選舉(地方自治),然中央層級的選舉多僅是補選,相當於變相訓政40年,被部分人士認為和同時期的韓國同為開發獨裁國家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