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改變 Wiki
Advertisement
韓戰
6.25전쟁 ( 6.25戰爭)한국전쟁(韓國戰爭)
조선전쟁(朝鮮戰爭)
冷戰的一部分
日期: 1950年6月25日-1953年5月10日

(2年10月2周又1天)

地點: 朝鮮半島日本海大韓海峽
結果: 大韓民國勝利
  • 蘇聯及中共駐朝鮮部隊撤出
  • 南韓統一朝鮮半島
  • 圖們江非軍事區設立
領土變更: 南北韓統一為大韓民國
參戰方

武裝援助

醫療援助

其他援助

武装援助

醫療援助

其他援助

指揮官和領導者
兵力
  • Flag of Republic of Korea(藍色中國) 602,902
  • 美國 326,863
  • 中國 136,786
  • 英國 14,198

其他

  • 加拿大 8,123
  • 土耳其 5,453
  • 澳大利亞 2,282
  • 菲律賓 1,496
  • 紐西蘭 1,385
  • 泰國 1,290
  • 法國 1,185
  • 比利時 900
  • 南非聯邦 826
  • 荷蘭 819

總計:1,104,508

  • 蘇聯 810,000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318,600
  • 中共 158,500

總計:1,287,100

傷亡与損失
韓國
  • 韓國方數據
    • 陣亡382,600人
    • 失蹤52,100人
    • 負傷923,800人

美國

  • 美方數據
    • 陣亡59,612人
    • 失蹤10,134人
    • 負傷121,800人
    • 被俘9,420人

中國

  • 中方數據
    • 陣亡60,642人
    • 失蹤14,645人
    • 負傷108,400人
    • 被俘10,680人

英國

  • 英方數據
    • 陣亡2,642人
    • 負傷4,836人
    • 失蹤或被俘1,845人

土耳其

  • 土方數據
    • 陣亡1,123人
    • 負傷2,836人
    • 失蹤或被俘645人

加拿大

  • 加方數據
    • 陣亡843人
    • 負傷1,630人

澳大利亞

  • 澳方數據
    • 陣亡623人
    • 負傷1,400人

法國

  • 法方數據
    • 陣亡543人
    • 負傷2,630人
朝鮮
  • 韓國方數據
    • 陣亡363,700人
    • 失蹤123,500人
    • 負傷1,063,200人

中共

  • 蘇方數據
    • 陣亡52,800人
    • 失蹤12,400人
    • 負傷61,500人

蘇聯

  • 蘇方數據
    • 陣亡154,900人
    • 失蹤32,300人
    • 負傷241,100人

韓戰 (The Korean War),是朝鮮半島上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與大韓民國(南韓)之間,自1950年6月25日開戰至1953年5月10日簽署漢城協定的一場局部戰爭。

朝鮮半島自1910年起開始被日本統治,直至1945年二戰結束。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隨後並根據與美國的協議以北緯38度線為界雙方分別佔領朝鮮半島。在1948年,南北兩佔領區內分別成立了兩個政府。南北雙方均自認為全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時對整個北韓半島聲稱主權且拒絕承認以北緯38度線簡單劃分的蘇美對日受降分界線為各自主權邊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冷戰初期所形成的緊張國際形勢的大背景下,這場戰爭不可避免的開始了。它是冷戰開始後的第一場大規模「熱戰」。

北韓在1950年6月25日以反擊為理由越過三八線,一般認為此是南北韓內戰公開化的起點。此時聯合國為有59個成員國的第三方國際組織,美國、蘇聯、中國為聯合國成員,而南北韓均非聯合國成員。剛剛創立不久的聯合國此前只承認大韓民國為朝鮮半島上唯一合法政府,否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存在,25日當天,聯合國創始國之一蘇聯因為聯合國拒絕承認朝鮮為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府而抵制出席會議,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即高票通過第82號決議聲明此舉為朝鮮對韓國的侵略,並敦促其立即停火。6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又通過第83號決議,要求朝鮮軍隊撤回38度線,「建議聯合國會員國給予大韓民國以擊退武裝攻擊及恢復該區內國際和平與安全所需之援助」。

隨後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由18個會員國組織「聯合國軍」參加南北韓內戰,包含美國、中國、英國等13個國家的軍隊,外加瑞典、印度、丹麥、挪威、義大利5個國家派遣的醫療隊或醫療船,其中美國和中國提供了92%的戰鬥人員,占據主導地位。而這支部隊並不是在秘書長的權力之下,而是在美國的統一指揮下,關於其在戰鬥時期中行動的報告並未提交給聯合國的任何機構。由此,以保衛和平的名義,南北雙方內戰演變為捲入數十個國家的國際武力爭端。

朝鮮人民軍在戰爭初期占盡優勢,韓國國軍遭受巨大損失,不斷後撤。朝鮮人民軍突破韓國國軍防線,直趨漢城。至8月,北韓軍隊已抵達釜山環形防禦圈。聯合國軍於9月15日在仁川登陸後迅速扭轉戰局,切斷朝軍退路,朝方陷入不利地位,金日成不得不向東方集團請求協助,鑑於麥克阿瑟和李承晚在公開場合表達的意圖,蘇聯判斷聯合國軍介入南北韓內戰,目的不止於恢復原有局勢。

10月1日,大韓民國國軍攻越三八線,美軍經數日徘徊後於10月7日正式越過三八線,另一批聯合國軍也於10月9日越過鴨綠江,朝平壤推進。同日,蘇聯軍隊越過圖們江,秘密介入朝鮮戰場。10月20日,聯合國軍佔領包括北韓首都平壤在內的朝鮮半島大多數地區,然而數日後即在咸興與秘密介入的蘇軍發生激烈的攻防戰。蘇軍接連於咸興及江界等戰役中勝利,戰線於是再度推回至平壤、元山附近並陷入膠著。其後,聯合國於1951年2月8日提出停戰建議,但雙方皆未回應,戰爭繼續進行,直至當年8月才開始停戰談判。然而停戰談判走走停停,雙方邊談邊打,構築溝壕,並在順川、高原等地展開拉鋸戰。

1952年9月,蘇朝聯軍展開新一輪的攻勢,平壤、元山等城市數度易手,不過在隨後聯合國軍的反擊中,戰線再度被推回高原-德川一線,並進一步推進至江界與咸興附近,資料顯示蘇聯似乎原本有打算增加兵力以發動另一波攻勢,然而由於史達林的去世而轉向在談判桌上結束戰爭並減少損失。

1953年5月10日,參戰方在漢城簽署了漢城協定,宣佈戰爭結束。協定使得朝鮮半島再度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並且撤出了朝鮮半島上的大多數外國軍隊。

名稱[ | ]

這場戰爭在不同國家或地區有著不同的名稱:韓國稱之為「韓國戰爭」(한국전쟁,韓國戰爭)、「六二五事變」(육이오 사변 / 六二五 事變)或「六二五動亂」(육이오 동란 / 六二五 動亂);日本稱之為「朝鮮戰爭」;中國稱之為「韓戰」或「朝鮮戰爭」;而美國同樣稱之為「朝鮮戰爭韓戰」(Korean War),或者「朝鮮衝突」(Korean Conflict)。

背景[ | ]

朝鮮半島位於亞洲東部,與中國、俄國、日本相比鄰。17世紀以來,特別是丙子戰爭後,統治朝鮮半島的朝鮮王朝清朝的冊封國,定期向清朝朝貢。19世紀,日本國力變強,勢力進入朝鮮半島;1895年日本在甲午戰爭擊敗清朝,將其勢力逐出朝鮮半島。1896年,大韓帝國成立,朝鮮改稱韓國。1904年,日本與俄國爆發日俄戰爭,並戰勝俄國,從而徹底控制韓國,後來更在1910年日韓合併條約中併吞韓國,大韓帝國正式滅亡,韓國成為日本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美英三國首先在開羅會議提出韓國獨立的主張,後來美國蘇聯又在德黑蘭會議上同意朝鮮半島在「適當的時候」應實現獨立。1945年8月10日,日本通過中立國表示願在保證天皇地位的條件下接受波茨坦公告,美國隨即開始草擬以北緯38度線為界、美蘇分別佔領朝鮮半島南北的計劃,在8月15日日本天皇廣播宣布無條件投降後提交蘇聯,次日即16日得到蘇聯認可的回覆,又即刻列入《一般命令第一號》(General Order No. 1)並於17日由美國總統杜魯門核准簽發。8月24日,蘇軍主力佔領北部後在三八線停止進軍,,此前空降南方包括漢城的空降兵回撤,9月8日首批美軍在仁川登陸,並成立駐韓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進行統治。三八線以北面積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57%,人口佔40%;南部占總面積的43%,人口佔60%。朝鮮半島北部為工業區,南部則是主要的農業糧食產區。美國一開始任用日本殖民時期的行政人員,激起韓國人的不滿,之後駐韓美軍開始起用美國人替代日本人,亦受到韓國人民的反對。北部地區則以金日成為首成立朝鮮勞動黨(由朝鮮共產黨新民黨合併而成),並在1946年2月8日成立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管理朝鮮半島北部事務。

由於南韓地區的民眾對美軍託管統治大為不滿,爆發多次示威遊行,加上二戰後美國進行軍事裁減,管理南韓越來越吃力。1947年11月14日,美國將韓國問題提交聯合國,在蘇聯因中國代表問題抵制聯合國的情況下,聯合國大會通過112號決議,決定由聯合國韓國臨時委員會(後改稱聯合國韓國問題委員會)監督,在美蘇管轄區同時舉行選舉,然後美蘇軍隊撤出朝鮮半島,由當地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國家。但蘇聯拒不承認這一決議,並拒絕委員會進入其管轄的朝鮮半島北部地區。1948年4月,濟州約3萬人被韓國軍警殺害。1948年5月,美軍佔領的朝鮮半島南部在聯合國委員會的監督下選舉國會,在左派組織抵制下,選舉投票率是95.5%。8月15日,親美的李承晚當選總統。1948年8月大韓民國宣布建國。同年9月9日,北方選舉金日成為內閣首相,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蘇聯及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立即予以承。12月12日,聯合國大會通過195號決議,承認大韓民國是唯一合法政府。由此,朝鮮半島形成了兩個意識形態上敵對的政權。

經過[ | ]

戰前南北對峙[ | ]

Syngman Rhee(藍色中國)

李承晚(左)

Kim Gu and Kim Il-sung in 194804(藍色中國)

金日成(左)

1948年朝鮮半島南北方各自建立政權和獨立的軍隊,北方稱作「朝鮮人民軍」,南方則稱作「大韓民國國軍」(韓國軍)。後者由美軍政時期的南朝鮮國防警備隊(陸軍前身),和海岸警備隊(海軍前身)合併而成,共8個師。1950年春時的總兵力約為9.8萬人。韓國國軍受舊日軍影響較大,核心將領除個別來自滿洲國軍以外,主要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大部分軍士曾在日軍中當兵,士兵除了曾在日軍中服役的以外,還有原日治時期的警察。僅有少數官兵出身自韓國光復軍,甚至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包括改組後的中華民國國軍)。

1948年底和1949年6月,蘇美佔領軍先後撤離之後,南北方圍繞統一的矛盾日益激化,互相以小分隊襲擊對方邊境,在分界線附近經常發生小規模戰鬥。由於李承晚聲稱要北上統一朝鮮半島,美國嚴格限制對南韓的援助種類。韓國國軍中配有500名駐韓美軍顧問團,武器僅裝備輕武器和輕型火炮,沒有飛機和坦克等重型裝備。美國希望韓國國軍能夠抵禦北方的攻擊,但限制其主動對北攻擊的裝備能力。南韓的軍事部隊建立於1946年,與此相比,自1946年起在蘇聯幫助下組建、1948年2月成立的朝鮮人民軍,有數千名經蘇聯培訓的軍官、及蘇聯提供的現代化武器裝備,每個師約配有15名蘇軍顧問。另外,自1947年3月至1950年8月,在東北民主聯軍中服役的朝鮮族部隊先後被朝鮮人民軍收編。1949年4月,蘇聯情報認為在5月美軍撤離後,南韓準備在6月北伐,為此蘇聯加緊對北韓的軍事援助。至戰爭前夕的1950年春,朝鮮人民軍規模約16.5萬人,裝有蘇製T34坦克和重型火炮。到6月戰爭爆發前,北韓的總兵力擴充到12個師、1個坦克旅、1個摩托車團、1個炮兵團和1個高炮團,共20.7萬人。人民軍的核心力量為從蘇聯和中國返回的官兵,日本陸軍和滿洲國軍隊出身的極少。

戰爭爆發前,北韓和南韓方面的軍事力量對比為:兵力2:1,火炮2:1,機槍7:1,半自動步槍13:1,戰車6.5:1,飛機6:1,朝鮮人民軍方面占據絕對優勢。

1950年5月,南韓進行新的一輪大選。李承晚總統的政黨只保住210個席位中的22席。1950年6月7日,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日成向朝鮮半島南北人民發出呼籲,要求在8月5日至8月8日在全朝鮮半島舉行大選的基礎上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並且號召為此目的於6月15日至6月17日在海州市召開協商會議。6月11日,北方的三名代表越過三八線,打算向南韓各政黨領導人遞交和平統一國家的呼籲書,被南韓政府逮捕。隨後三名代表因拒絕發表變節聲明而被處決。

戰爭爆發[ | ]

朝鮮人民軍南攻[ | ]

Kw attack1(藍色中國)

朝鮮人民軍在1950年6月25日至9月15日的進攻

1949年,金日成多次前往莫斯科要求聯合發動戰爭「解放」朝鮮半島;此前金日成將東北民主聯軍中的朝鮮族約3個師的兵員收編入朝鮮人民軍。這些兵員是抗日戰爭以及國共內戰時期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朝鮮人,由於東北民主聯軍在東北失敗,林彪的部隊退入北韓境內待命;而這些兵員因自身的朝鮮族身份而被收編。由於這些兵員本身具有的作戰經驗,最終憑藉其戰鬥能力和經驗,成為金日成進攻南韓的主力部隊。

1950年1月以來,在蘇聯和美國相繼撤出在北韓和南韓的駐軍後,北韓與蘇聯密切協商,並使史達林「同意朝鮮領導人對局勢的分析和準備以軍事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設想」。於是在蘇聯支持下,金日成在1950年6月25日發動入侵南韓的戰爭,在三天之內攻下南韓首都漢城

6月25日(星期日)凌晨,在猛烈的炮擊準備後,朝鮮人民軍全面攻擊三八線以南的大韓民國國軍。四小時內,朝鮮人民軍的坦克和步兵突破南韓國軍防線,直趨漢城,韓戰爆發。金日成為掩飾戰爭是由朝鮮一方所發動,於是在廣播中聲稱是南韓侵略北韓:李承晚政府「在美國操縱下」突然向三八線以北地區全面武裝侵犯,朝鮮人民軍是在反擊「強盜賣國賊李承晚」的挑釁。而事實上,當時南韓國軍不但裝備貧弱,又在三八線的軍隊約二分之一尚未進入戰備狀態(四個師中,每師只有1個團2個營進入戰備),也缺乏對全面戰爭的準備。這同時導致韓國國軍在戰爭初期遭受重大損失,戰線快速南移。

聯合國軍參戰[ | ]

戰爭爆發後,美國政府於1950年6月24日深夜收到美國駐韓大使館的報告。於6月25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第82號決議,「斷定」「北韓部隊對大韓民國施行武裝攻擊」,「構成對和平之破壞」,「要求立即停止敵對行動」,「促請北韓當局立即將軍隊撤至北緯三十八度」(此時蘇聯因抗議聯合國拒絕承認朝鮮為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府而聯合一些國家抵制安理會,缺席並棄權)。 6月25日晚,美國總統杜魯門授權在朝鮮半島北緯38度以南地區出動海軍空軍部隊攻擊朝鮮人民軍,沃爾頓·沃克將軍奉令率美軍第八軍團阻擊。

Pusan Perimeter Sept 4(藍色中國)

一隊美軍士兵駐守在釜山環形防禦圈的洛東江河畔,準備阻止朝鮮人民軍的進攻

1950年6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3號決議,「須採取緊急軍事措施,以恢復國際和平與安全」,「建議聯合國會員國給予大韓民國以擊退武裝攻擊及恢復該區內國際和平與安全所需之援助」。

6月28日,美軍作戰飛機進入朝鮮半島投入戰鬥。該日凌晨,在未發佈公告的情形下,漢江大橋即在南韓陸軍工兵隊爆破下摧毀,500至1000人遇害;上午,朝鮮人民軍攻入漢城,漢城國立大學附設醫院內共700至900人遭到朝鮮人民軍虐殺。 6月29日,杜魯門授權部隊對北緯38度以北地區進行海空打擊。 6月30日,杜魯門總統命令美國陸軍參戰。

7月1日上午11時,由駐日本九州的美軍第24步兵師第21步兵團第1營的兩個連組成的史密斯特遣隊經空運抵達釜山附近的機場。這是戰時首支美軍地面部隊進入朝鮮半島。 7月2日,美軍在釜山登陸。 7月5日晨,史密斯特遣隊在漢城以南爆發的烏山戰役中阻擊朝鮮人民軍主力第4師南下的戰車部隊。這是美軍地面部隊在韓戰中的首次作戰。

Task Force Smith(藍色中國)

史密斯特遣部隊抵達韓國大田,準備抵抗南侵的朝鮮人民軍

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關於組織統一司令部之決議,美國駐遠東部隊總司令麥克阿瑟被美國總統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建議………會員國將此項部隊及其他援助置於美國主持之聯合司令部指揮之下」,「請美國指派此項部隊之司令」,「授權聯合司令部斟酌情形,於對朝鮮人民軍作戰時,將聯合國旗幟與各參戰國旗幟同時使用」。

7月8日,杜魯門指定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的指揮官。 6天後,李承晚將韓國國軍指揮權交給麥克阿瑟。

此後幾個月,來自13個國家的軍隊陸續到達朝鮮半島援助南韓。當時美國有9個師在朝鮮戰場,而歐洲只剩下6個師;英國首相邱吉爾英國國會上說,他「特別擔心西歐常規防禦力量岌岌可危。俄國至少有80個步兵師,西歐只有12個,俄國有25個到30個裝甲師,我方只有兩個。」

在北韓揮軍南下的混亂中,南北韓雙方都犯下嚴重的戰爭罪行,北韓的政治人員有系統的逮捕、處決南韓方的公務員、軍警及反共主義者,而韓國國軍也在潰敗中大規模屠殺被認為有通敵嫌疑的左派分子,被統稱為保導聯盟事件的全國級屠殺中的受害者據信在20萬人以上。

蘇聯的回應與中華民國的回應[ | ]

蘇聯在1950年6月27日發表公報,聲稱蘇聯不會在朝鮮半島與美軍對抗。 6月29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配合聯合國大會之決議並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北韓入侵南韓,認為這是「蘇聯在東亞散播其共產革命的另一次行動」,並宣稱北韓在蘇聯的指使下入侵南韓是「蘇聯與其赤色勢力對東亞和平的公然破壞」。7月8日,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的情形下,中華民國政府決定先派遣1個軍參加聯合國軍,並在東北集結4個軍的兵力「以應對突發狀況」。得知美國介入朝鮮戰爭的消息後,史達林決定暗中將遠東兵力調往圖們江邊,並重新武裝流亡蘇聯之中共部隊,以隨時準備介入半島戰事。

聯合國軍反擊[ | ]

Kw attack2(藍色中國)

聯合國支援韓國國軍在1950年9月15日至10月24日的進攻

仁川登陸[ | ]

Battle of Inchon(藍色中國)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陸成功

韓戰初期,韓國國軍節節敗退,朝鮮人民軍不到1個半月時間,就控制朝鮮半島90%以上地區和92%以上人口。1950年6至7月間,韓國國軍接連失守漢城、大田、木浦、晉州。韓國及聯合國軍退到釜山附近洛東江一帶。北韓挾連勝之餘威,放言「要在8月15日的解放周年紀念日完成祖國統一」,於8月初對聯合國軍的釜山環形防禦圈發起8月攻勢,9月初又再次發起攻勢,但北韓軍此時已因連續作戰耗損嚴重,因此攻勢鈍挫。

為解釜山之圍,麥克阿瑟將軍提出在仁川進行登陸計劃。9月15日,美軍在麥克阿瑟指揮下,在仁川港大規模登陸,朝鮮人民軍大部被切斷在朝鮮半島南部,損失嚴重,被南北夾擊。兩棲部隊向仁川進行攻擊,成功登陸。此時北韓主力幾乎全集結在釜山前線,對美軍的側面兩棲攻擊全無招架之力,轉瞬潰敗,9月25日,聯合國軍重奪漢城

聯合國軍進入北韓[ | ]

主条目:1950年聯合國軍秋季攻勢(藍色中國)

9月27日,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同意麥克阿瑟將軍關於進攻朝鮮半島北部的建議,但是同時要求麥克阿瑟:只有在蘇聯主要軍隊不會參戰的情況下才可進行。10月1日,韓國第一批部隊進入北韓作戰。麥克阿瑟發表聲明,要求朝鮮人民軍無條件投降。10月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376號決議案,呼籲朝鮮半島統一,授權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10月7日,美軍第一騎兵師越過三八線,向平壤推進。

聯軍在仁川登陸後,朝鮮半島局勢逆轉,由於擔憂戰事持久造成不利影響,10月6日美國駐華大使向蔣表示:希望允許聯軍經由鴨綠江的中朝邊界開啟另一條戰線以盡快結束戰爭。雖然不少人對於經歷長期戰爭、國內百廢待興的中國是否應如此深的介入朝鮮半島上的衝突感到疑慮,但在蔣中正、何應欽、陳誠等人支持加強介入的情況下,10月7日,國民黨中常會和行政院院會決定同意美國方面要求並同時增派7月集結於東北的2個軍作為該戰線主要戰力。10月9日清晨,由中華民國國軍第52軍領頭,在安東渡鴨綠江進入朝鮮半島開啟第二戰線,並打響了該戰線的第一場戰役-新義州戰役。

由於多數兵力被調往南方防禦平壤,新義州至10月9日下午即被攻陷。面對多方向夾擊的聯軍,北韓政府不得不緊急遷往清津市。10月20日,中華民國國軍第52軍與美國第八軍團在平壤會合。

蘇軍秘密參戰[ | ]

Kw attack3(藍色中國)

遠東蘇軍同朝鮮人民軍在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1月10日的進攻

聯軍在仁川登陸後,朝鮮半島局勢逆轉,尤其在10月1日,南韓第一批部隊進入北韓後,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日成致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史達林,向蘇聯提出出兵援助北韓的請求,金日成在電報中指出:「目前戰況極端嚴重,只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難以克服此危機的。因此我們不得不請求您給予我們特別的援助,即在敵人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的情況下,極盼遠東蘇軍直接出動援助我軍作戰。」史達林則回電:「我方將慎重考慮遠東蘇軍秘密出動一事,若形勢危急你們可優先動用流亡境內之中共部隊以應急。」同日,史達林密令遠東蘇軍避開聯合國軍偵查,秘密向蘇朝邊境集結。

10月9日中午,接到中國國軍進攻新義州的消息,金日成決定正式動用境內的中共部隊應戰,並再度向史達林發電報求援。史達林認為即便由北韓方面統一朝鮮半島的機率此刻已微乎其微,但若以美國與中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勢力徹底掌控朝鮮半島,蘇聯將失去牽制中國和南韓的重要位置,因此,史同意了直接軍事援助北韓的計畫,任命蘇聯遠東軍隊統帥馬利諾夫斯基為蘇聯志願軍總司令並下令遠東蘇軍進入朝鮮半島作戰。當晚,25軍團渡圖們江進入朝鮮半島。

長津湖與咸興[ | ]

蘇軍渡圖們江後,10月24日蘇聯志願軍與聯合國軍於長津湖爆發蘇軍介入後的第一場戰役-長津湖戰役。美軍於長津湖畔推進時遭到蘇聯志願軍25軍團的突襲包圍,激戰十數日後被迫在寒冷的天候下向咸興突圍與暫駐咸興的國軍會合,準備進行咸興保衛戰。

聯軍並未料到蘇聯軍隊會在聯軍越過三八度線進入朝鮮半島北部的情況下發動進攻,而且此前聯軍也沒有收到任何蘇聯軍隊已經跨過圖們江的情報,因此聯軍被打得措手不及。直至長津湖戰役後,聯軍指揮部方才釐清戰況並劃出由滿浦經江界至咸興的防線。

11月10日,咸興戰役爆發,起初聯軍與蘇軍互有勝負,然而在11月16日蘇軍主力突破清川江上游防線後,聯軍不得不向南撤退以免遭到圍殲。

在撤退的過程中,由於李承晚政府與軍方將領的貪瀆侵吞物資,40萬以上的韓國國民防衛軍於缺乏給養的寒冬中撤退,演變成一場死亡行軍,導致9萬軍人於沿路上因飢寒而死

清川江與平壤[ | ]

11月12日起,蘇聯志願軍開始對清川江上游的聯軍陣地發動攻勢,開啟了清川江沿岸戰役,11月16日蘇軍突破上游防線並深入,致使咸興守軍南撤、原先聯軍的計畫破產。

隨著蘇軍迫近平壤,聯軍除沿清川江設立不少臨時工事以阻卻蘇軍外,亦在平壤郊區設立工事以面對可能的戰鬥。12月10日,第二次平壤戰役爆發,並形成拉鋸的態勢,不過隨著蘇軍兵力的增多,激戰十數日後,聯軍決定自平壤撤出。

即便清川江及平壤兩場戰役造成聯軍重大傷亡並奪回了北韓首都平壤及元山港,但仍未能達成迫使聯軍撤向38度線及鴨綠江的目標,同時蘇軍也因美軍優勢火力及後勤補給被聯軍空軍干擾而不濟而不得不暫停整補,從而使聯軍有機會找到蘇軍弱點並反擊。

12月28日,美軍第八集團軍退回三九線附近。12月30日,美軍第8軍團司令沃爾頓·沃克上將於松林市附近發生車禍身亡。

一月攻勢[ | ]

1951年1月1日,蘇聯和北韓兩軍於南方戰線發起一月攻勢;至1月5日,蘇軍已突入聯合國軍防禦縱深15至20公里,將聯合國軍部署打亂,聯合國軍被迫全線撤退20公里。作戰過程中不少韓國國軍和少量美軍因撤退不及被蘇聯和北韓兩軍殲滅,卻並未殲滅聯軍的重兵集團,且蘇軍補給在反覆的空襲下已經惡化到暫時無法支持任何長期攻勢,故命令蘇聯志願軍停止追擊,戰役遂於1月10日結束。

1951年2月8日,聯合國提出停戰建議,但史達林認為蘇軍有能力將聯合國軍逐出三八線以北,他在給馬利諾夫斯基的指示中稱現在停火「將在政治面上給社會主義陣營帶來很大的不利」,要求迅速南下奪回北韓全境。但由於軍需緊缺,蘇軍難以即刻推進。

1951年春季戰役[ | ]

Kw attack4(藍色中國)

聯合國軍在1951年1月10日至8月21日的反擊,以及圖們江非軍事區的位置(粗黑線)

李奇威中將接任美國第八軍團司令後發現部隊士氣低落,採取措施提高士氣,並於1951年1月30日發動上任後首次攻勢「霹靂行動」,蘇軍被迫北撤十餘公里。1951年2月中,聯合國軍組織30萬人和大批飛機、坦克、火炮,向蘇聯志願軍全線進攻。2月21日晚,蘇軍發起江南反擊戰,牽制住中和邑的聯合國軍,蘇軍取得勝利。蘇軍利用江南反擊戰迫使部分聯合國軍開始後撤,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蘇軍在整個戰場上面臨的壓力。江南反擊戰後,除了中和邑的聯合國軍,東線聯合國軍出現全線動搖的跡象,並開始不同程度的後退。

2月22日,蘇軍發起中和邑戰鬥。蘇軍攻擊主力遭受重大傷亡,美軍傷亡301人,42人失蹤,美軍稱中和邑戰役為「韓戰的蓋茨堡戰役」「第二次仁川登陸」,對美軍士氣鼓舞極大。

1951年3月15日-4月25日,美軍進行撕裂者行動。4月18日晚上至19日,南韓第1步兵師和美軍第3步兵師重佔平壤,標誌着1950年6月以來第3次該首都易手。

1951年5月12日,蘇聯志願軍以20萬兵力發動攻勢至26日攻勢結束,蘇軍再次向南進攻至平壤附近,然而在蘇軍的「雙周攻勢」後,美軍就用「磁性戰術」大舉反撲,雙方最後在順川、高原附近再次陷入僵持狀態。8月10日雙方終於同意停火,坐到談判桌前。

相持與談判[ | ]

第一次停戰談判[ | ]

經歷一年的大規模衝突後,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馬立克與美國國務院顧問喬治·凱南於1951年7月2日與7月8日兩次秘密會面,雙方都表示希望停火。

美國官方文件顯示,美國政府方面的反應相對謹慎但很迅速,在確認馬立克是代表蘇聯官方立場,並得知參加聯合國軍的各國大使均一致同意談判後,7月18日,召開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JCS)和國務院聯席會議,會上,助理國務卿迪安·魯斯克建議由李奇微通過廣播向對方發出派代表參加和談的邀請,除空軍參謀長霍伊特·范登堡上將表示反對外,這一提議得到JCS其他成員的支持,第二次JCS-國務院會議很快批准廣播稿並發給李奇微,19日,修改後的廣播稿被總統批准後,立即被發給李奇微。美國政府授權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將軍在當邀請朝中方面代表磋商停戰談判之可能。 7月20日早8點整(東京時間),李奇微向蘇聯志願軍和北韓軍隊發表廣播聲明:

對此,蘇朝方面朝鮮人民軍總司令金日成和蘇聯志願軍總司令馬利諾夫斯基於7月21日通過電台答復道:

8月8日,雙方提出正式代表名單。 8月10日11時,在朝鮮開城,停戰談判正式開始。會議開始後,雙方就議題交換意見,蘇朝方提出:一、以三八線作為軍事分界線,在此線南北各十公里以內建立非軍事區;二、協商戰俘遣返問題;三、在短期內撤走朝鮮境內的全部外國軍隊。聯合國方面並沒有接受這一建議,要求將停火分界線放置在朝鮮和蘇聯控制的地區,並要求其將軍隊撤至當時的實際控制線以北的地區,給予聯合國軍方面1.2萬餘平方千米的土地作為“海空優勢補償”,遭朝鮮和蘇聯拒絕,第一次談判破裂。

斷續談判[ | ]

Korean War Korean civilians-ca1951(藍色中國)

戰爭中的韓國國民

為獲得停戰談判的有利條件,聯合國軍和韓國國軍於9月18日-10月28日和11月10日-12月22日分別發動秋季攻勢和冬季攻勢,分別進攻蘇朝方西線和東線防線。北韓人民軍和蘇聯志願軍轉入防禦,同時還遭到洪水災害,很多防禦工事被毀。經過兩個月的激戰,聯合國軍佔領542平方公里土地,平均每個月推進約2公里。停戰談判在12月25日重新恢復,地點改在板門店。12月30日至1952年1月下旬間,蘇軍發起局部反擊戰,佔領410平方公里土地。1952年2月10日朝鮮和蘇聯方面代表提出全部遣返雙方戰俘之方案,但聯合國軍方面8個星期不予答覆。1952年2月14日凌晨,聯合國軍第8集團軍司令范弗里特發動順川之戰,雙方在表面陣地上進行拉鋸戰,前後歷時53天。多次反復爭奪的結果,兩方面皆死傷慘重。8月8日,在史達林的命令下,朝鮮停戰談判蘇方首席代表單方面宣佈無限期中斷板門店會談。

秋季進攻戰役[ | ]

9月1日,蘇聯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發動秋季進攻戰役,將戰線推回三八線,以迫使聯合國軍答應蘇朝方條件。蘇軍出動4個軍團在火炮掩護下從西線、中線、東線、三路出擊,從正面突破聯合國軍地下坑道防禦工事,經激戰,除個別支撐點內的聯合國軍守突圍外,其餘均為蘇軍消滅。

9月10日至10月13日,蘇軍展開第二次攻勢,並於10月8日重新占領元山,計聯合國軍傷亡68532人,蘇朝聯軍傷亡54820人。10月20日,美方拒絕朝鮮方面關於軍事分界線問題之方案,於是,蘇朝聯軍於10月28日至11月20日展開第三次進攻,平壤在此次戰役中數度易手,計聯合國軍傷亡88203人,蘇朝聯軍傷亡65354人。

春季反擊[ | ]

1953年1月23日,在經過休整後,聯合國軍集中兵力重新對數個蘇朝聯軍薄弱點發起進攻,開始1953年1月23日至3月29日的春季反擊戰役,由於薄弱點的突破導致部分蘇朝聯軍被孤立殲滅,蘇朝聯軍受到慘痛的打擊並被迫後撤,元山等城市被收復。

面對聯合國軍的反攻,史達林原本試圖增調更多部隊進入朝鮮半島,將戰事進一步升級,以壓迫聯合國軍答應條件,然而隨著史達林於1953年3月5日因腦溢血病亡而未能實現;史達林逝世後,蘇朝聯軍士氣更加低落,於是所有關於增兵的考慮都被排除,而聯合國方態度已漸趨強硬。3月18日,雙方終於重回談判桌,中方提出簽訂更進一步的和平條約以取代之前的停戰協定草案。4月12日,聯合國軍提出和平協定草案,內容包含半島統一、舉行民主選舉、設立圖們江非軍事區等,而蘇朝方則試圖對北方的共產主義政權的存在做最後努力,直至5月1日雙方才終於達成協議並於5月10日簽訂《漢城協定》。

戰爭結束[ | ]

1953年5月10日上午10時,《漢城協定》在漢城簽字。雙方簽署《關於漢城和平協定的臨時補充協議》的停火協議。談判的最終結果是大韓民國對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的最終併吞以及在圖們江附近的蘇韓邊界線南方2公里寬設立非軍事區。

影響與紀念[ | ]

韓國[ | ]

A sculpture with the time when Korean War began(藍色中國)

一個帶有韓戰開始時間的雕塑(1950年6月25日10點25分)

Korean War Monuments(藍色中國)

漢城韓國戰爭紀念館

韓國經濟在戰後遭到嚴重破壞,同時北方前共產黨統治區在蘇聯與流亡蘇聯的朝鮮勞動黨支持下仍存在不少親共游擊隊,造成所謂「北方問題」或「北方危機」,李承晚在戰後選擇以鎮壓北部共產勢力為目標,不重視經濟發展。五一六軍事政變後,李承晚總統下臺,隨著朴正熙總統推動經濟建設計畫,軍事鎮壓與經濟發展並進,造成朝鮮半島北部動亂十餘年的「北方危機」方才稍減。

韓國在1994年於漢城开放韓國戰爭紀念館,展出包括韓戰在内的歷次韓國戰爭史料。2009年的韓戰紀念日,漢城清溪川廣場懸掛聯合國以及世界各个出兵參戰國的國旗以感謝其在韓戰時期對韓的大力援助。而《漢城協定》的簽署日-5月10日,則於1955年起以國家統一日的名義作為其「國慶日」之一紀念至今。

美國[ | ]

ObservationPostOuellette(藍色中國)

在圖們江非軍事區的美軍軍官

美國達成韓國統一、捍衛日本和促成北約合作、中美合作的目標,並成功展現了其「捍衛自由世界」的決心。韓戰鼓勵美國採取冷戰圍堵政策,為美國進一步擴大亞洲防衛圈鋪路。這些冷戰政策最終導致美國企圖阻止越南落入共產主義手中。

韓戰期間擔任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五星上將布萊德雷說,假如把在朝鮮的戰爭延伸到中國東北和蘇聯境內,那將會是在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1995年華盛頓特區建立韓戰紀念碑。經歷越南戰爭洗禮之後的美國人,幾乎已將這場戰爭遺忘,故此韓戰又被稱為「被遺忘的戰爭」(The Forgotten War)。

此外,戰爭促進美軍內部的民族融合,有超過10萬名黑人士兵加入軍隊至朝鮮半島作戰,這是美軍首次大規模地將黑人與白人士兵混編於同一單位。

美國至今仍在韓國駐有兩萬八千人的軍人。

蘇聯[ | ]

戰爭對蘇聯的影響十分複雜,雖然戰爭消耗了大量二戰剩餘軍事設備,但蘇聯並未獲得任何報酬,繼中國之後,又一個東亞國家倒向美國,而朝鮮勞動黨殘餘組織則被迫和中共一樣流亡蘇聯;但也有說法認為,對於整個冷戰格局而言,蘇聯成功地將美國的注意力自柏林危機希臘危機後劍拔弩張的歐洲吸引至遠東地區,從而使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存在相對下降,令蘇聯得以鞏固其在中歐與東南歐的勢力範圍,同時也造成美國深陷戰爭泥潭,經濟實力有所降低,為蘇聯實現兩國之間的「平起平坐」提供契機。

中國[ | ]

中華民國在韓戰中付出沉重的代價,18餘萬名中華民國國軍軍人因參加韓戰或傷或亡或失蹤在朝鮮半島。但此戰亦確立了中國在1945年後作為五強和美國反共盟友的地位,東亞事務自此後逐漸走向中美共同主導,同時為日後《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訂,乃至南京條約組織的成立奠定了基礎。

由於對戰爭物資的需求,美軍在中國投下了大筆的訂單,因而被認為是結束中國長年惡性通貨膨脹的外部因素,對中國在長年戰爭後的經濟復甦產生決定性的促進作用,使中國得以成為日後東亞經濟圈發展的領頭雁。

戰後的中國是聯合國軍組成諸國中第一個建立紀念建築者,韓戰紀念館在1957年11月成立。

日本[ | ]

美國為了對抗共產主義的擴張,對日政策轉變為將日本變成美國的強大盟友。日本表面上並未參戰,但在美國的強烈要求下秘密派遣掃雷艦參加戰鬥,而日本與韓戰最明顯的關係是戰爭期間美軍在日本的物資採購,對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的經濟復甦產生決定性的促進作用。駐日盟軍總司令也中止原本支解日本財閥的計劃。

英國[ | ]

Korean War Memorial, London 2014-12-19 - 21(藍色中國)

2014年12月揭幕的倫敦韓戰紀念碑

英國是反共陣營的重要國家,再加上身為美國的盟友,在若干議題上(例如馬來亞爆發的反英運動)需要換取華府方面的支持,因此在外交及軍事上都採取對抗北韓的行動。1950年7月,英軍進入朝鮮半島,此後赴朝鮮半島服役的英國軍人共計超過9萬。

隨時間過去,這種政策開始逐漸受到挑戰,二戰後元氣大傷的英國因為武裝政策及軍費開銷而使國庫吃緊,衝擊民生及社會福利預算。而在韓國總統李承晚公開指責英國、加拿大、新西蘭及澳大利亞等英聯邦派兵國「影響麥克阿瑟遭到撤職」之後,英國民眾對李氏及韓國第一共和政權的腐敗、專制產生極大反感,輿論立場也逐漸轉向反戰

工黨艾德禮內閣的韓戰政策失去民心,黨內也因為輿論壓力及預算問題爆發分裂,這些因素使得工黨在1951年的國會大選中落敗。而選前抨擊工黨將英國拖入韓戰泥淖的保守黨,則在邱吉爾的帶領下取得執政權。邱吉爾重新上台後,迅速改變立場,推動停戰政策,使英國得以從朝鮮半島的難題抽身而出,同時在韓戰問題上不再支持美國。

戰後的英國是聯合國軍組成諸國中最後一個於首都立碑紀念者,倫敦韓戰紀念碑在2013年11月奠基,2014年12月3日進行揭幕典禮。

Advertisement